佛教寺院的管理,尤其是大叢林,都有著一整套嚴格的制度,除清規(guī)戒律、宗教法務、佛教儀規(guī)外,寺院的內部行政管理機構,組織形式、人事制度,職責分工上大致也有一套嚴密的制度。
在唐代的《百丈清規(guī)》中,對寺院僧團組織形式,有著很詳細的規(guī)定,發(fā)展到近現(xiàn)代的寺院,雖未完全保留下來,但是形制仍基本按照當時的規(guī)定。近現(xiàn)代寺院往往會沿用五大堂口,每個堂口有相應的職務,委派相應僧人負責,各司其職又通力合作。
以禪宗寺院為例,現(xiàn)代寺院整體上由五大辦事機構組成,即所謂“五大堂口”,其中包括:庫房、禪堂、客堂、大寮、衣缽寮。每個堂口都有相應的執(zhí)事,負責具體的工作。
庫房
庫房總管僧眾生活和佛事的必需品,如糧食、物品、法器、香燭等,有些寺院還要管理山林、田莊,以及殿堂、房舍的修繕等。
監(jiān)院
其職責為總攬寺院庶務,古代也稱監(jiān)寺、院主、主首。既是庫房的主管,也對寺院各堂口的工作進行督察。
副寺
監(jiān)院的副手。指導庫頭們的工作,負責寺院的生活及佛事用品。
庫頭
庫頭負責庫房的管理工作。
禪堂
禪堂是叢林的核心,專指坐禪的道場。
維那
禪堂的主要負責人。凡禪堂中有違犯清規(guī)者,他都有權予以懲罰。上殿時,維那掌管佛教儀式的起腔領念,以音聲為佛事,有如佛教樂團的總指揮。
悅眾
有的大寺同時也設悅眾一至數(shù)員,作為維那的助手。若維那休假、缺員,悅眾可代行其職。悅眾在上殿時具體敲打樂器,配合唱念,并教初學參禪僧人的禮儀。
客堂
客堂是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,負責對外的聯(lián)絡,賓客、居士、云游僧的接待,寺院各堂口的協(xié)調,僧眾的考勤和紀律,各殿堂的管理,乃至于寺院的消防、治安等。
知客
知客是佛寺客堂的主要負責人,職掌接待外來賓客的事務,是寺院與外界聯(lián)系的紐帶,古人喻之曰“叢林綱紐”。
僧值
古代未設專職,令僧人輪流值任?,F(xiàn)代寺院相對固定。主要職責是代方丈管理檢查僧眾威儀。僧值領僧眾上殿課誦,監(jiān)督和檢查僧眾的紀律和行、立、坐、臥四種威儀,發(fā)現(xiàn)違犯者要進行批評和給予處罰。因此,僧值又叫糾察。
照客
為客堂和知客辦事,如照料客人,打掃客房等。
殿主
為大殿的管理人員,其職責是照管油燈、香燭,擺設供器、供品,清潔佛像、佛殿等。
大寮
大寮為寺院的生活區(qū),負責供應僧眾的齋飯,主要由齋堂和僧廚組成。
典座
大寮的主要負責人,寺院的生活總管。
衣缽寮
衣缽寮是方丈和尚的事務機構,直接為方丈辦事。
僧人注重內心的修行,考慮的是在修行中所取得的成就。六祖惠能做過行者,舂過米;寒山與拾得也做過燒火僧。寺院里的職務與分工,本質上并無大小高低,都只是出于寺院管理的需要才設置的。
文章來源:微信公眾號上海玉佛禪寺